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丨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发布日期:2020-12-14 浏览量:692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3年岁月流逝,但历史记忆却从未消失。

 

 

 

 

这些刻骨铭心的史实以血泪书写,它记载着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它见证着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2014年12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公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就讲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吸取教训,才能迎来和平的阳光。

岁末寒冬,祭奠同胞

 

83年前的今天,我们国家正在饱受苦难,在短短的40多天里,我们就有30多万的同胞倒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之下,相当于每隔12秒就有一条生命离开。有襁褓中正嗷嗷待哺的婴孩,有来不及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他们的生命不论是刚开始还是即将结束,都在侵略者的魔爪下就此静止。血漫四周,亲人哭喊,亡人迷途,早已不见六朝古都的繁华昌盛,有的只是侵略者残忍的暴行和如蝼蚁般弱小的一颗颗生命。这段历史,不能抹去,这场伤害,我们必须铭记!

 

公祭活动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2014年2月27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

吾辈自强 ·以慰国殇

 

“盛世中华举国庆,缅怀先烈聚精英,繁荣昌盛换人间,江山万代勇前行”。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加倍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铭记这段历史的疼痛,是在提醒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后浪要有忧患意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