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诵中秋
一场绵绵秋雨过后,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桂花的芬芳。为了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弘扬传统文化,华中附小二年级六班的孩子们身着飘逸的古装,面带甜甜的笑容,提着五彩的兔子灯笼走来了。
在古典优美的背景音乐中,他们不仅声情并茂地表演了《水调歌头》诗朗诵,还给全校师生们送上了最真挚的中秋祝福。
缤纷多彩庆中秋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附小的萌娃们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和家人一起制作兔子灯笼,观赏芳香四溢的桂花,朗诵、书写有关中秋的古诗词。
中秋传统习俗:赏月
中秋的月亮又圆又亮,寓意着团圆美满。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直到今天,全家人共赏圆月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习俗之一。
吃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的形状圆圆的,寄托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对远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每逢中秋,月饼是家家户户必吃的糕点。
赏桂花
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桂花盛放的时节。桂花香气宜人,花枝繁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桂花还可以制作成美味的食品。中秋佳节,和家人一起赏桂花,喝桂花茶、吃桂花糕,是多么温馨幸福呀!
细雨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语缤纷如梦甜。
中秋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玉兔捣药
据说嫦娥吃了不死之药后,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宫。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吴刚伐树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天规,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中秋诗词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唐·张蠙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
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祝愿大家:月圆家圆人团圆,国和家和万事和。中秋快乐,阖家美满!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 成都市华阳中学附属小学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