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让学生爱上写日记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教师为写日记添加点“佐料”,让学生感觉写日记有趣、好玩、过瘾。
日记擂台赛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什么事情都要争个输赢。我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开展了日记比赛。根据日记篇数,评出周冠、亚、季军,颁发喜报,与家长分享。学生听说举办“日记擂台赛”,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孩子们积极购买日记本,写起来。每天,学生把日记放在讲台上。课间休息,我批阅,写上三言两语,或赞美,或鼓励。周五,课代表统计日记情况。我制作喜报(红色A4纸打印),内容为:XXX同学,你在第X周日记比赛中,荣获冠(亚、季)军。希望你再接再厉,写出更多的日记。这招屡试不爽,班上孩子你追我赶,积极动笔写起来了。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写起来了,我根据日记篇数和质量评出冠、亚、季军,避免了为了日记而日记,让学生认识到写得多,更要写得好。
班级流动日记
流动日记是一种激励学生写日记的好办法。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大约5-6人,以保证每周每人至少有一次机会写。我准备10个日记本,发给每组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或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同学,第一天从他们开始起写日记,字数不限,内容不限,或写自己身上的事,或写班上的事,或写家里的事,一句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日记要署名。当天,作者读日记给家长听,家长提建议,甚至可以把意见写在日记后面(重在鼓励)。次日,学生把日记放在讲桌上,其他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品评。第二天,依着座位,学生轮流写。这样以来,日记得到了交流分享,扩大了读者面,学生之间会不自觉地在书写质量、内容、家长意见等方面进行比较。
日记内容精彩、书写整洁的同学成了榜样,倍感自豪而更加努力,而内容不丰富和书写不好的同学在阅读他人日记过程中,也会获得启示,暗自努力,迎头赶上。班级流动日记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形成了多元化的互动交流,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渐浓,写得越来越好。
惩罚式日记
学校就是学生犯错的地方。我处理学生违纪或犯错时,常常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相机提升表达能力,效果良好。譬如,学生上课摆龙门阵、打架、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等,我不急于处理,而是先让当事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特别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最好结合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把过程写具体,还要写一写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设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该如何处理。其实,学生写日记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行为、修正错误、锻造表达能力的过程。由于事情刚刚发生,学生记忆犹新,写起来非常顺当,就连平时找不到话来写的孩子也能一挥而就,写了好几页。这样的日记,生动活泼,有画面感,富有生活气息,颇具真情实感。
从实际效果来看,凡是经过这种“惩罚式”日记洗礼的学生,表达水平大有长进。“惩罚式”日记让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得到了内省和修正,习作水平获得了训练和提高,一举两得。现在,班上的绝大多数学生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越来越喜欢写日记,公开发表了30多篇。
日记记录我们的班级生活,留存下了孩子们童年的欢喜与烦恼,给我和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 沧浪居士 明眼观教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