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它的潜伏期为12―48小时,排毒高峰期在疾病后的2―5天,该病毒不仅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空气、密切接触等传播,还会通过呕吐物散发的气溶胶传播,所以常在社区、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引起集体暴发,因此正确处理诺如病毒呕吐物对阻止病毒传播有重大意义!
针对秋冬季节传染病流行情况,常见的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胃肠道传染病两大类。为提高全校教师应对呕吐物应急处置能力,成都天府新区第三中学安全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在10月14日进行了一次疑似诺如病毒呕吐物处置应急演练和理论培训。
下午5:40分演练开始。
一年级一班发现一名学生上课时在教室内发生呕吐
班主任及全班学生戴好口罩,立即拨打校医和安全处电话。
另一名班主任立即打开呕吐包内消毒粉完全覆盖呕吐物,再用旧毛巾或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住呕吐物。
一名班主任组织疏散全班学生,有序离开现场,到临时备用教室继续正常上课。离开过程中绕道行进,避免踩踏,避免鞋底沾上污物。同时,指导全班学生认真洗手。
另一名班主任让呕吐患儿戴好口罩,单独带到临时隔离观察室留观排查。患儿再次呕吐时尽量到卫生间,临时隔离室有专用呕吐物垃圾桶,如呕吐后,桶内加适量5000mg/L含氯消毒剂,加盖, 静置30min后处理。
校医和保洁人员进入教室时,穿戴好一次性帽子、口罩、医用手套、鞋套及防水衣。保洁人员应小心清理呕吐物装置到专用垃圾袋内,避免污染其他区域。
清理完地面呕吐物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以呕吐物为中心2米范围内的地面进行消毒,等待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装有呕吐物的垃圾袋内也要倒入5000mg/L含氯消毒液,最后将垃圾袋放置于专用呕吐物垃圾桶内。
教室开窗通风30分钟。对接触过的门把手、桌椅进行规范擦拭消毒。用过的拖把、毛巾必须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才能再次使用。
处理呕吐物的同时,另外一名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将患儿接回家,前往正规医院规范就医,班主任及时追踪就诊情况。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
1、正确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垃圾和动物后,要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正确七步洗手法。
2、不吃生冷食物:不吃生冷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避免食用未熟透的海产品,一般病毒容易附着在贝类等海产品的腮和肠道,无法用水洗净。
3、减少到人员密集处:秋冬季节及疫情当下外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降低交叉感染机率。
4、确认症状及时隔离: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规范就医。确诊后,从患病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内应居家隔离。
此次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是整个演练过程在指挥调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快速反应能力、规范处置技能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我校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较高的应急水平,完成了从事情发生—调度—现场处置等整个流程。二是现场处置物品、设备准备齐全、完好。三是这次现场模拟演练是对我校整体素质的一次大检验,通过演练可以找出我校应对传染疾病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学校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李建芳校助要求今后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防范的培训,不断总结经验,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认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天府新区第三中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