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先进个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教坛新秀、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成都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区十佳教师、区优秀积极教育工作者、成都市周兆伦心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区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积极教育中心组成员。潜心探索,悉心授业;无怨无悔,激情不灭。从教十多年,她用爱与责任诠释着自己奋斗的青春。
王老师常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眼光长远,要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要为孩子每个阶段的人生幸福而努力。作为班主任,她将心理学与班级管理有效地融合,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了解孩子个性形成背后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引领着孩子们积极阳光地成长着。不管是哪种个性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出现“故障”,王老师就会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套餐”:人际交往、成长型思维、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课程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除了对孩子们进行悉心的教育,王老师也注重家长们家庭教育的引导,每学期的家长会上,总是会听见王老师与家长们进行积极家庭教育的分享,家长们都表示受益匪浅,也在不断地学习、改变和成长。王老师所带的这届孩子现在已经六年级了,不管是同学之间,还是家长之间,相处氛围非常融洽,是一个特别有爱的“大家庭”,互帮互助,班风好,学风浓,家长们团结积极,孩子们友爱进取,孩子和家长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班妈”。去年,王老师的班还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每届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荣获年级第一名,每届学校足球赛荣获年级第一。在学科成绩方面,王老师所教的语文成绩也是名列年级前茅。每个教师节,孩子们都会给王老师一个“惊喜”,每次王老师都热泪盈眶。家长们都说,在孩子的人生中能遇到王老师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王老师作为区教育局积极教育中心组成员,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她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创新,积极探究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在课程设计、教学方面也有自己的风格,课堂上的她魅力无限,课堂外的她活力四射。她常常参加讲座或送教等活动:在全区行政干部培训会上作了《幸福的妙招》的讲座;先后到云南、遂宁、资阳、厦门等地送教;还在市县级教师培训活动中作讲座十多次。作为学校积极教育项目组的组长,王老师和团队的老师们在学校组织开展了许多活动,如每月的“幸运泡泡日”活动,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受生命中的小确幸,感受幸福的味道;“国王与天使”的活动,让老师们感受到被关注被照顾的美好与幸福……今年疫情期间,王老师积极承担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家庭教育咨询热线的工作,为全区的家长和学生们给予心灵的滋养;还制作了家庭教育微课供全区家长们学习;作为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一员,王老师在这个暑假为六所学校的家长作了积极家庭教育的培训,受到家长们的一致称赞。
王老师以满腔的激情和积极的态度不断地专研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探索如何将积极心理学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如何将脑科学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如何在小学阶段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参加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全国主题赛课”活动,荣获一等奖;参加四川省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比赛荣获二等奖;参加成都市少先队命题队会赛课荣获特等奖;参加成都市心理班会课赛课荣获成都市一等奖;在科研工作方面,作为主研人员所参与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名师工作室研修员影响力提升的工作机制研究》顺利结题;参研的市级课题《名师工作室研修员影响力提升的内需激发研究》即将结题。编写了市级工作室成果集《冬日的暖阳》,参与编写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手册》《成长的声音》等书,多篇文章发表于各级刊物,并在全国、省、市级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二等奖。去年,王老师还担任了由教育局牵头立项的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积极教育理念下构建幸福校园的区域实践研究》的主研工作。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郫都教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