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在阅读和写作中拥有文体意识,会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要求,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上都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文学作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随之也会有不同文体的分类。而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究竟采取的是哪一种分类方法还存在着较大争议。
曾祥芹教授从阅读学的角度出发,将文体分成了文章和文学两大类。朱广贤教授则从写作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构建出“两门一一八类一一多体”的文章分类体系,将文体大致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两大体系。
在研究者看来,不论是从阅读学的角度还是从写作学的角度出发谈文体分类都有其合理性。而课题组成员翻阅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的教材,发现教材中的体裁类型多样化,散文、诗歌、神话故事、寓言、小说、说明文、记叙文等。
课题组成员对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涉及的94篇课文,按照文体类型一一分类,并将分类后的课文根据文体类型进行统计,得出文体类型统计表。结果如下:
在统计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的文体具有如下特点:一、教材中文章体裁类型十分丰富,使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大,写作素材也更多。二、有些课文的文体特点十分明显,容易同其他文章进行区别,但还有部分的文体特征就比较的隐晦,需要通过一定的斟别方能确定,部分课文的文体还具有交互性。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散文和小说文体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是31%,17%。并且,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研究者发现五下、六上、六下的教材都分别单独设有小说教学单元。散文教学则分布比较广泛,每册教材的大部分单元均有涉及。因此,本次研究将重点以散文与小说这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地调查与分析,通过分析课堂案例与优化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策略。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