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20年11月28日,旅游资源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与旅游新发展研讨会暨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第 27 次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主办,四川省旅游学会协办,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得到了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特别支持,并被纳入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2020年度合作计划。会议由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四川省旅游地学会副理事长李梅和成都观鸟会旅游地学研究会长、四川省旅游地学会副理事长沈尤共同主持,来自多所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从事旅游地学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专家学者7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来也股份创始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致开幕辞,简要介绍了我国及四川旅游地学基本情况和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号召与会人员针对旅游资源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与旅游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贝秉诚先生致辞,简要介绍了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的发展进程以及与四川的友好合作历史,并对与旅游地学研究会二十多年的合作表示感谢,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随后,与会嘉宾陆续上台发表了主题演讲,具体如下:
来也股份创始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就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报告
横断山研究会研究员,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杨勇就凉山地理景观发现做了详细的介绍。
四川省旅游学会研学游学分会副会长、四川晨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雷结合从业体验式教育培训服务十余年的丰富运营经验,发表了题为“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十点建议——用劳动点亮青少年生命的底色”的演讲。针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对如何更加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十点意见建议。
成都观鸟会旅游地学研究会长、四川省旅游地学会副理事长沈尤用镜头记录的方式带给与会嘉宾一些启示:从观鸟的兴起看旅游资源价值的多样性。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四川省旅游地学会副理事长李梅就全域旅游内涵指导下自然教育如何开展带来了题为“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自然教育”的思考。
西华大学教授,四川省旅游地学会副理事长于代松就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怎样发掘逆城市化消费培育乡村振兴主体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马治鸾就旅游规划面临三大困境做了题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旅游生产空间利用研究”的报告。
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副队长、高级工程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总监,四川省旅游地学会常务理事李忠东就“四川省文旅资源普查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做了演讲报告。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李欣华以旅游业是“幸福的产业”开头,引发与会者对旅游资源价值在新时期语境下多维价值的的再认知。
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一部策划总监葛虎,以四川省文旅融合后的全国首次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为例,对文旅融合后的旅游资源观进行了相关阐释,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博士高玥,就当今社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市病、食品安全、生活压力等问题让人们越发关注自身的健康等问题,提出健康养生的需求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和时代发展潮流,森林养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
最后,来也股份创始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探讨主题集中,廊括了不少前沿话题,通过这次交流也反映出目前旅游资源的普查、评价和分类方面存在不足,现有的土地流转政策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发展等问题,另外在自然教育和康养方面的新研究、新观点也带给我们不少启发。力争在明年的大会上更加强调学术性,回到学术本身思考问题,多一些现场的对话交流,实现产学研的深层次碰撞。本次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学术讨论热烈,受到了与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