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天地清,春光明,成都高新区朝阳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大自然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既是与耕种息息相关的节气,又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一起走进朝阳小学劳动课程“节气深耕”课程——“清明”节气主题活动日,看看小太阳们是如何在这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含纳追思忆祖之情的清明时节里体验、感悟、成长的吧!

“走走走啊走,我们小手拉大手……”,他们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态的清净明洁,到中和湿地公园感受大自然生机勃发。一朵朵晴雨花在充盈的水汽中颜色次第变化,孩子们科学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晴雨花

清明节是“春生”的生命季节,小太阳们也抓住节令,继续进行顺应天时锻炼的课程。


“垂柳袅袅蘸清漪,明绿染春丝”,清明时节的色彩充满明朗、希望、自然与生命的联想,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美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浸润着。




孩子们眼中的清明色彩




这样一个生机勃发、张扬生命活力的节令怎能缺少了音乐呢?他们用乐器、用手和着节拍唱起来了!


清明节怎么能少了美味的青团呢?他们从天空农场采摘艾蒿,认识艾蒿,像中和职中的姐姐们学做青团。




到了清明时节,就迎来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的春天,这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清明不撒种,哪有五谷生”,孩子们在天空农场栽种下秧苗,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让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清明节是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孩子们阅读绘本《狐狸树》,感悟生命的消亡和永存,回忆和爱能让生命延续,他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思亲人,治愈伤痛。
四季轮回,岁月流转。成都高新区朝阳小学开展的“节气深耕”课程侧重于观察、体验和实践。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们感知传统节日,体会节气变化,还引导他们探索、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课程中感悟清明习俗,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下了热爱生命、传承民族精神的种子。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高新区朝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