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
能像一页诗扉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却装载了
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彭镇小学亲子阅读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阅读是孩子最珍贵的宝藏。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认知、语言能力会特别强,一生受用无穷。小学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抓住这关键期加强儿童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和家庭的当务之急。
而亲子共读是最感人、最温馨的家庭生活图画,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也是亲子间最好的沟通桥梁。忙碌的工作是为了孩子更幸福,可要让孩子真正幸福,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精神上的关注,所以我们期望家长尽可能抽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更容易与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促进孩子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学习的基础,父母也重拾童心,感受阅读的知性与感性。因此,我校特地发起亲子阅读活动倡议:
1、每天利用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
2、每周或每两周和孩子交流一次读书心得,也可以举办一次家庭故事会,或者演一出家庭故事剧。
3、每月或者每两个月陪孩子逛一次书店、图书馆,购买一本有益于孩子成长的书籍,您也可以为自己买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说:“我们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也缺乏经验,不知该怎么读。”
我们发出了每天共读半小时的读书倡议,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指导亲子共读的方法建议:
1.每日共读
其实亲子共读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每天只要20——30分钟就可以,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2.每读共思
在亲子共读中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初步推理等能力。家长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回答,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促使孩子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3.读后共联
阅读不是读完即了的事情,成功的共读活动可以唤起阅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广泛的兴趣,如画画、表演,进行观察、实验,都是非常积极的反应。家长要抓住孩子的兴趣,进一步延伸阅读,起到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活动使家长感到,阅读不仅是孩子有效的学习渠道,也是拉近亲子距离,促进两代人心灵交流的最好方法之一。孩子的阅读是在于成人陪伴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成长(思想理念,教育的方法等)是与孩子一起活动中共同成长。
愿您和孩子在读书中快乐! 在读书中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小学
2021年4月1日
清明节期间,学校也以“让孩子全面地了解生命”为主题准备了阅读推荐书目,以供同学们享受精神饕餮盛宴哦!
清明节阅读推荐书目,让孩子全面地了解生命。
有很多文学作品,包括绘本,也是帮助儿童认识死亡的好方式。都可以帮助孩子升华对死亡的认知,增强孩子心理自助的能力。
01、了解生命的历程和规律
儿童理解死亡的认知起点,是从理解生命的消失开始的,从植物、动物的死亡,到渐渐理解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死亡是必然的,也是普通的。所以,生命才如此美好,享受今天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一片叶子落下来》
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
《风到哪里去了》
小男孩不停地问妈妈:“风停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妈妈向他解释风并没有没有停,只是吹到别的地方去了……妈妈循序渐进地告诉孩子世上万物不灭,只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02、揭示生命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停止呼吸,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那么举行葬礼后,则是社会意义上的死亡。当他从世上所有人的记忆里消失时,则意味着最终的死亡。
《獾的礼物》
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全无意义。獾虽然走了,可他的爱却留了下来,它带给大家既宝贵又美好的回忆,就像一份难以取代的礼物,将一直被放在心底珍藏。对獾的朋友来说,大家回馈给獾的礼物是永远的尊敬、怀念、感恩和爱他。獾的一生,付出爱,热烈地活着;因为给予而快乐地活着;然后,平静地走向那长长的隧道,走得那么坦然、淡定、从容、美丽……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爸爸的围巾》
故事讲述了一个失去爸爸的孩子在冬天围上爸爸的绿围巾后发生的事情。封面上,小主人公阿富围着爸爸的绿围巾,戴着的帽子遮住了大半个脸,他的双手紧紧握住绿围巾。阿富原本是害羞、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失去父亲后,他不断努力,心灵慢慢成长,变得勇敢、独立,围上了爸爸的围巾就会有勇气。
《再见了,艾玛奶奶》
故事从一只猫的视角见证了一位普通的老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淡定,它告诉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我们生命之爱不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消失,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在书中最后一张全家福中已经读不到死亡,读到的只有生命划过的温馨。
《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是一个温馨的鬼故事。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艾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他突然出现在奥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艾斯本不想让爷爷一直这样到处游荡、叹气。书上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艾斯本想爷爷可能是忘记了什么,于是艾斯本帮爷爷找,一面找,爷爷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最后你就会知道爷爷忘记的东西是什么了。
《长大做个好爷爷》
这是个关于生命的故事,它给孩子们平静地讲述了亲人的死亡,讲述了生命的终极关怀。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人,死亡都是神秘的。亲人之死,万分遗憾而无奈,带给人们深深的悲恸,甚至是恐惧。但《长大做个好爷爷》是个非常温暖的故事。
《小鲁的池塘》
作者一开始并不急着明明白白地告诉小孩死亡是怎么一回事,而是一层层细细地描写小女孩在面对好友小鲁死亡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从忿怒、难过直至失落和不舍,这些茫然的情绪再由各种纪念活动得以适度的宣泄。渐渐的,小女孩和书外的我们为伤口寻找到了合适的中草药。最终,小女孩明白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它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它会存在所有爱他的人的心中,保有暖暖的温度。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的一环。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