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6月4日,为助力四川省马边县“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的全面落实和稳步推进,中央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央馆”)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在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举办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专家团队培训会。
外研社副社长王勇,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部项目组长张博,项目平台技术专家任浩,成都市双流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尚梅林,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校长李顺榕,外研社基础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总监李国辉等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围绕项目落地开展和平台功能展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为项目持续、稳步、高效推进建言献策。本次培训由外研社基础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监李晶主持。
成都双流区棠湖小学校长李顺榕出席活动并致辞。李顺榕校长简要介绍了棠湖小学的情况,棠小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创办于1905年,以“多元发展,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
李校长表示,棠小是一所承载着大爱和传递着大爱的学校,棠小现有校址是汶川地震后捐资新建,218名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曾就读棠湖小学,现在已奔赴不同的高中和大学,皆有了各自发展。棠湖小学乐于积极参与教育帮扶项目,持续助推乡村振兴,为支持马边县基础英语教育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外研社副社长王勇出席项目培训会并发言。首先,他代表外研社和项目工作团队对专家组全体老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王勇副社长分享了马边县“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及项目后续开展计划。
在项目具体实施层面,王勇副社长谈了三点建议:
01建议大家积极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按照央馆和项目组的要求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02希望老师们基于马边学情和师情精心准备课程内容,确保双师课堂和同步异步教研培训的稳步推进;
03学无止境,教学相长,建议老师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
最后,王勇副社长表示,外研社愿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部项目组长张博出席会议并发言。他从项目介绍、项目实施和项目角色设定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作为全景学习平台,它具有低宽带传输、可交互、伴随式数据采集等特点。
对于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张博组长介绍到:
01本平台重视学科知识体系;
02同步异步相结合,显著提升教研效果;
03单元教研与同步试点教学相结合,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
04突出资源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05便于教师进行测评管理和自我反思,可在大数据支撑下进行自组织化管理。
最后,张博组长结合双流区及马边县的教学教研实际,简要介绍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项目平台技术专家任浩进行技术培训。他介绍了平台的五大核心技术突破:大数据、结构化、强互动、超压缩和矢量传输,极大地解决了各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基于技术平台的优势,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级名师团队通过异步教研、同步教研和示范课三种方式,将优质的教学课程传递到县级名师,进而能够辐射本县全体教师。
针对项目组专家比较关心的设备要求,任浩专家提到,项目平台对听课和授课设备要求较低,授课视频能够实现自动提交,上传速度较快。最后,任浩针对平台中的教学计划、教学资源、课程展示等各版块功能进行现场展示,引发了项目组专家和老师们的热烈讨论。
作为项目专家团队负责人,成都市双流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尚梅林首先介绍了本次调研情况,她指出,马边县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英语师资匮乏、教研机会缺乏、评价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
基于此,尚梅林老师对项目开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01明确项目“乡村振兴”和“协同提升”的重要意义;
02明确目标,做到研教统一,稳步开展双师课堂和同步异步教研培训;
03分解任务,项目优先,重在执行。
最后,尚梅林老师表示,本次项目对全体老师来说,既是一次光荣的任务更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希望老师们能够群策群力,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培训结束后,项目组专家与参训教师进行了答疑与交流。
在中纪委、教育部的领导下,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将携手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中央电化教育馆、四川省教育厅,积极协调各方优质资源,以“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打造马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架构,深入开展教师队伍专项培训指导,助力马边县基础外语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