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电话:028-86624500
[pc]banner-1

武侯区小学语文拼音单元教研活动在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779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由武侯区教育教学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武侯小语(第一学段)拼音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暨线上线下融合教研活动落地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以下简称锦小)。

 

 

 

6节教学展示课,4节微课,4个汇报交流。锦小师生为前来指导的专家和教研员、参研的老师们呈现了大容量、多维度的教学研究活动态势。

▲朱莹老师 aoeiuü课堂教学

▲郭潘葳蔚老师 y、w、yi、wu、yu课堂教学

▲杜闵老师 bpmf课堂教学

▲张胤熙老师 bpmf课堂教学

▲舒洁老师 gkh课堂教学(录像课截屏)

▲周颖老师 gkh课堂教学(录像课截屏)

难能可贵的是,这次6节教学展示课的主角都是刚入学两周的一年级的新生们。

他们专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规范的学习常规和乐在其中的学习状态让前来观摩的老师们啧啧称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成都市教科院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罗良建副主任这样赞叹:锦官新城小学的教学研讨很有特色,很好地呈现了“儿童语文”的教学理念。更让我惊叹的是,仅仅入学两周的孩子有如此良好的课堂风貌,养成了这样规范的课堂礼仪。锦小的老师们素养很高,温润而充满感染力,孩子们如此可爱、好学,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美好。

教学展示课的现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坐姿端正、活泼可爱,一年级的小萌新们享受着拼音王国的快乐之旅。

 

动听的故事、多彩的图文、朗朗的儿歌、有趣的游戏,孩子们眼睛闪着光、嘴巴不停动、小手跟着敲。

 

 

 

 

 

老师走下讲台、俯低身子、温柔注视、微笑倾听,细心关注中传递的是爱护、信任、平等和尊重。

 

 

 

课堂上,还有一群“大朋友”——听课老师既是课堂观察员,也是助学老师。她们和身边的孩子一起拼读,为孩子们的学习竖起大拇指,画一个小星星,观察小可爱们学习过程中转变的关键所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

 

 

 

 

为提高拼音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老师们将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变教材为学生乐学的“学材”,实现了“紧扣要素、整体设计、少教多学、多维融合”的研究目标。

1、拼音与语言环境、生活情景相融合

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中,课本上静止无声的画面,变成了一个个有趣引人的故事,孩子们都沉浸在拼音学习的快乐之中。

 

 

 

 

 

 

 

 

2、多种教学活动相融合

“开火车”、“找朋友”、“点兵点将”;读儿歌、读韵文,读小诗;唱一唱、比一比、演一演……动脑、动口又动手,学习拼音好快乐。

 

 

 

 

3、线上与线下学习相融合

微课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反复看、节选看、和家长一起看。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孩子们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4、拼音学习与课内外阅读相融合

儿歌贴在家校本上,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读一读、背一背、找一找。在亲子共读、家校融合的学习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激发,拼音学习得以巩固。

家校本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锦小老师在终身学习中精进。

 

“我会想你们的哟!” 展示课结束,可爱的一年级男孩对观摩教学的老师们喊出这样的童言童语。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锦小师生乐学善思的样子,是金秋时节最美的风景。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新闻中心
最新活动图片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双流区协和幼儿园之“老师谈教育”
双流区协和幼儿园之“老师谈教育”
2015“强心教育”专家谈暑期夏令营,父母必读
2015“强心教育”专家谈暑期夏令营,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