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9月28日上午,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生活数学组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系彭燕博士亲临指导,对刘亭亭老师的生活数学课例《比轻重》进行观课议课。学校教科室主任张静、课程与教学处副主任文静以及全体生活数学组老师及实习老师参与研讨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刘老师从生活实例出发,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学习素材--书包、可乐、零食等,让学生在“看一看”、“提一提”的活动中去感知、体验两个差异较大物体的轻重;用“称一称”的方法区分两个差异较小物体的轻重。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去体验、操作,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观课后,进行了深入的议课研讨,彭燕老师对刘老师《比轻重》的课堂教学表示肯定,符合培智生活数学课堂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到位非常贴切,整节课都是通过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设环节,层层递进,让A、B、C层学生都能参与了新知识的探究。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合理利用奖励机制,及时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结合该堂课例,彭老师对生活数学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建议:学科思维要有更广阔的视野,生活数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数学与生活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她强调生活数学课堂要注重操作性、生活化、游戏化。尽量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做好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平行与层层递进相结合。在课堂中可适当引用多感官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优质课堂建设需要老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通过观摩其他老师课堂,深入解读课标,专研教材,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不足之处,进行二次设计再磨课,在一次次磨课中成长。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双流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