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电话:028-86624500
[pc]banner-1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大单元构建,我们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0-10-10 浏览量:799

2017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明确了学科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现行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与原来使用的北师大版,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

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教材编排结构的改变都意味着教学设计的变革,这些更意味着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要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到大单元设计

借力课题研究,构建素养体系

棠湖小学一直致力于“三课”建设,即课程、课堂、课题,通过课题引领、课堂切入、促课程多元化实施来推进课程建设。2019年初,双流区教科院提出了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主张,我校以此为契机,申报的区级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在2020年6月顺利开题。

 

研究初期,通过对课标的深入解读,对教材的系统梳理,整理出了各册教材的核心素养体系,有利于教师形成瞻前顾后、上串下联的思维模式。

 

 

 

 

依托校本研修,开展单元构建

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起推动作用,本学期各语文教研组紧紧围绕区域课题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从对教材的反复研读到设计模块的多次修改,教师们对大单元的设计思路越来越明了:

单元学习目标,即单元要解决什么问题,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评价任务,即何以知道学生已经学会了;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借助单元学习情境的创设,将单元学习任务分解为课内阅读、习作、综合活动、整本书阅读四大板块,并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完成大单元构建。

 

开展主题研修,突破教学困境

有了大单元的初步建构后,各教研组进一步结合各册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确立研究主题,以“三课”研修的方式开展主题研讨,优化单元设计

 

例如三年级教研组针对起步作文难这一话题,确立了“习作”这一研究主题,分别精选教材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第六单元《这儿真美》、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以“说课”、“演课”、“评课”的方式开展“三课”研修。在这样的主题研修中,不仅使大单元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更重要的是寻找支撑点,突破作文教学的困境

《我来编童话》课内例文引路,构建童话创作范式;

《这儿真美》课前投放观察表,引导学生收集素材;

《那次玩得真高兴》整理写作思考板,帮助学生谋篇布局。

好课多“mo”,助推教师成长

1. 模课,调整教学思路

模仿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自己在教学设计时集思广益。模仿既可以是名家名篇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自己曾经采用过的好的做法。

 

《那次玩得真高兴》是苏溶老师曾经执教过的比赛课,一开始在教研组研讨时,准备采用原来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但是通过试讲后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淀不够,呈现不出原来的教学效果。经过教研组老师的研讨,准备对原有设计进行调整,并借助例文引路指导学生学写连续性动作,以此解决学生积淀不足的难点,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2.磨课,设计去粗取精

在磨课过程中,学校还邀请了区教科院李晓玉老师对苏老师的这一习作研讨课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李老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对苏老师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推敲和谋划,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了专家的指导后,苏老师自己也对课堂要求精益求精,后又反复试讲,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精心锤炼每一个细节。

 

9月24日,在双流区三年级习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苏溶老师执教的《那次玩得真高兴》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赞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棠湖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的区域课题从选题、开题、研究……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行进,我们期待最终到达教育科研的彼岸。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李笑非校长工作室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新闻中心
最新活动图片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双流区协和幼儿园之“老师谈教育”
双流区协和幼儿园之“老师谈教育”
2015“强心教育”专家谈暑期夏令营,父母必读
2015“强心教育”专家谈暑期夏令营,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