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4月2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中小学生的睡眠要求,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如何统筹各方促进《通知》有效落地?有哪些关键环节需要精准发力呢?
《通知》中明确了学校、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主体的具体责任,各方要统筹协同,才能促进《通知》有效落地。

学校发了
学校要做好睡眠管理的组织者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小学作为开展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核心主体。在课程内容方面,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等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睡眠管理实效;在课程结构方面,拓展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课程,让学生学习张弛有度。
统筹安排作息时间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小学根据文件精神对学校作息时间进行了合理调整。早上错峰到校,二、三年级8:00—8:10,一年级8:10—8:20;入班晨检、朝会等。中午学生午休12:45—13:25;下午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15:00离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16:15离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17:30离校。
保障学生体质健康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小学还合理安排了课间休息的次数、时长和方式,通过长短课结合、每天一节体育课、班级自主安排课间休息内容等方式,保障学生休息时长和休息效果。
教师发力

教师做好睡眠管理

各班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等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睡眠管理实效。教师在午休时间,给予学生具体的科学睡眠方法指导。
科学布置各科作业
教师立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优化学习方式,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统筹各学科作业量。
家庭发力
家长要做好睡眠管理的协同者

首先,家长要科学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个体发展情况,避免给孩子增加过重的课外负担,导致孩子睡眠时间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居家作息时间,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带领孩子进行劳动、锻炼、阅读等课外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家长要主动学习科学的睡眠方法,了解解决睡眠问题的具体策略,提高孩子睡眠质量。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并确保孩子不晚于21:20就寝。
家长帮助孩子明晰使用电子产品的界限和要求,杜绝孩子因睡觉前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神经兴奋、延迟睡意,影响睡眠的情况发生。家长也要做到不熬夜、睡觉前不玩电子产品等,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社会发力
社会各方要共同做好睡眠管理的推动者
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落地,还需要社会各方协同推进,共同发力。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睡眠管理工作的督促落实,管住部分学校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超负荷安排学习任务问题,管住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超前超标培训、不按时结束培训时间问题。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关注和改善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的良好氛围。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