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厚植创新沃土。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为落实学生科学素质,在课程建设中秉承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多种学习平台。5月6日上午中和小学又迎来了“名家进校园,少年励志行”主题课程,以四年级为主体展开,线上、线下相结合。首席科学家张博士对植物的生长变化对学生进行了讲座。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此次讲授的教授——张亚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栽培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究员.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变化》主题课程
张亚玉教授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繁殖分为种子繁殖、根茎繁殖-块根、根茎繁殖-扦插和组织培养繁殖。每一种繁殖方式是那么的神奇,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和珍爱生命的自觉性。
张亚玉教授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植物各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
(二)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但病害的防止-打药也很是讲究,尤其是大面积植物的杀虫是需要利用现代技术烟雾杀菌更彻底。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人参的生长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全身都是宝,是珍贵的中草药。张亚玉教授一直从事人参、西洋参等药用植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农田栽培人参的土壤生物改良技术等。课堂上,张教授还为我们拓展了关于人参的生长发育阶段、样品特点、品类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开阔了同学们认识植物的眼界。了解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5000多年的文明结晶,厚植爱国主义教育。
植物的生长变化
孩子们的笔记
一页页满满的笔记是学生对科学的渴望和向往,科学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种子,相信它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张亚玉教授为孩子们签名
亚里士多德曾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课程开展为学生开启了通往自然科学的大门,结合新时代的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激发他们对探索自然生命的热爱,张亚玉教授带领他们走进植物的王国,感受到科学的奥妙,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今后,我校继续致力于学科创新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我们的学生肩负起祖国未来的使命担当,国家之兴盛非一朝一夕所为,国家之兴旺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力接力,还有无数的未知等待去探索、实践。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的学生理应高擎科技强国的接力棒,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踏实打牢科学文化基石,继往开来,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让中国科技代代相传,让科技之花馥郁华夏,香飘盛世中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