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网讯:夏蝉嘶鸣,绿稻茂盛,世间万物都在这炎热的六月中奋力生长。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的朵朵娃们也和爸爸妈妈们相约,如期聆听双实外本学期的第三次家长空中课堂。本次空中课堂的专题是“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学校邀请到曾苏尧老师来为我校家长朋友们开展线上讲座。
曾老师以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以及孩子教育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入,引起了所有家长朋友的高度重视。本次专题讲座,曾老师主要和家长朋友们探讨了两个话题:一、怎么避免孩子抑郁、焦虑?二、如何培养情绪健康的孩子?
话题一 怎么避免孩子抑郁、焦虑?
首先,曾老师指出,我们每位家长都需要高度关注孩子的2种心理困扰——抑郁和焦虑。曾老师热情地为大家普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各种表现和症状,以便家长朋友自主判别。随后,曾老师还提出,人如果长期处于这三种状态下,就会比较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所以,我们的家长一定要避免让孩子长期感受到这三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1、没有尊严和价值(避免对孩子使用羞辱、攻击性的语言或惩罚)
2、绝望无助(对事不对人,学会换位思考,看看自己能否接受)
3、感到孤独(避免营造排挤孤独的氛围,多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和优势)
这些感受的长期积淀,会有较大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抑郁或者焦虑。因此,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注意正面引导,多多关心孩子的不同表现。当然,这一话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就引发了家长朋友们的思考与热烈地讨论。有家长表示,我们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没有意识到对孩子造成的语言暴力;也有家长表示,在孩子的正常交友过程中,不要给孩子心理暗示,把同学都当成敌人;还有家长表示,我们要教会孩子在矛盾和冲突当中,学会遵守规则,这是必要的社交学习。
当然,曾老师还温馨提示,我们需要特别留意的孩子:身材不同的孩子,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朋友不多的孩子,家庭特殊的孩子等等特殊情况、易被排挤的孩子等等。
最后,曾老师还指出,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语言暴力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经受挨打、谩骂的孩子智商测试平均得分为98分,会比正常成长的孩子低4分。由此可见,家长态度上的温和可亲、语言上的循循善诱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而态度冷酷专横、言语粗暴恶俗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育。“笨蛋”的谩骂,无异于用“软刀子”把儿童“削”成真正的笨蛋。语言暴力的后果可能就是:关系破裂、低自尊、缺自信、失去主动积极性、易怒、焦虑、抑郁、恐惧、沉迷网络游戏,严重的甚至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等等。在此,曾老师分享了两个实用的沟通小技巧:
1、多使用第一人称“我”开头
2、用“你”开头的时候,对事不对人
怎么避免孩子抑郁、焦虑?曾老师做出如下总结:
1、有尊严:没有人可以随便践踏你的尊严,你值得被尊重。
2、有希望:你可以做到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3、被接纳:无论如何,爸爸妈妈不会放弃你。
4、有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看到了你独特的地方。
话题二 如何培养情绪健康的孩子?
众所周知,孩子们很难完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情绪自控能力越弱。曾老师首先就给所有的家长朋友推荐了一本关于情绪的绘本《情绪小怪兽》,我们要引导孩子,教会孩子让所有情绪都回到各自的瓶子里面去,当它们不再混乱时,你是不是就感觉好多了?
随后,曾老师指出,情绪健康娃娃拥有4个“超能力”
1、认识自己的情绪(察觉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情绪)
2、接纳自己的情绪(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
3、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走极端,不伤害自己或别人)
4、调节情绪(掌握有效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换一个方式思考问题等等)
当然,孩子有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的家长朋友需要做以下3步:
1、接纳孩子现在有负面情绪了这个事实;
2、共情孩子的情绪,表达你的理解;
3、回应孩子的情绪,和他一起调节。
本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专题家长会渐入尾声,家长朋友们意犹未尽。董校做出如下总结:孩子需要社会化训练,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路上需要积极沟通、正面引导。家长也要学会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带给孩子,影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抑郁或者焦虑。曾老师也再次补充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需求都是正常现象,而不是生病的表现。有的孩子偶尔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引导,让孩子一路健康成长。双实外注重每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俯身聆听,静待花开!让未来连接无限可能!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