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二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间的沟通、学习和交流,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共同探讨新课堂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2019年12月19日棠小数学工作室全体成员及集团小课题研学会成员在唐琦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本周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老师们紧紧围绕自己参加的外出培训,对学习到的各位教育大咖的课堂教学、教育理念,专家讲座的收获进行分享。
教师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理想而丰满。分享活动中,老师们用精炼、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几天外出学习的收获和感想,结合所见所闻,图文并茂,让人身临其境,共享优质教育的专业引领。
特别是陈春、魏露、李宽洁、叶林梅、帅亚梅等老师,非常用心用情记录学习中观察到的点点滴滴,通过场景再现和精彩的解说,让聆听的老师们仿佛就在其中倾听讲解人的解说。
汇报会上,陈春老师表示:此次观摩收获满满,感受颇多。有效的设计课堂问题,以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为基础。关注课堂的数学本质,培养学生会提问。因为让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此次活动中学到的新理念带入到课堂中,充实自己,争取在教育路上做的更好!
李宽洁老师深有感触的说,在教知识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了解更多的数学文化,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指出:学习不是模仿,是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教育理念。
参加吴正宪老师骨干班学习的帅亚梅老师动情地说,听吴正宪老师的课是一件幸福的事,增长了很多见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技巧,比如新课的导入,每节课都是那么的自然,谈着谈着,新知就来了,学生在交流中错着错着就对了,聊着聊着就会了。课堂中,吴老师打破教材传统,将面与周长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让我们明白了,原来周是周,周长是周长,当把一周的线段进行测量以后,有了长度才叫周长。周长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看不见,也摸不着,是用一个具体的数来刻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度、面积、体积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都是计量单位的度量,都是单位的累加。
紧接着教研员唐琦老师对老师们的课堂提出了要求,首先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为基础,老师要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围绕每节课的数学本质设计一个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产生问题,老师要关注核心问题、启发性问题、连续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老师们要让“恰当好处的提问,及时的追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提问的语言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听得懂,喜欢听。我们不是关注对学生说了多少话,而是说了多少学生能理解的话,高深莫测不如简洁明了。要让学生说自己的话,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我们要尊重学生朴实的语言,尊重学生的原生态,尊重学生运用自身经验内化的概念过程。唐老师拿了一道百分数的应用题,让老师们马上画线段图,找一找图中的对应关系,唐老师展现了他们班孩子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图中的信息进行了理解。学生的“括进去”将抽象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唐老师说,在孩子们解决问题以后,她经常让孩子们反思“为什么他想到了这个方法解决问题,我就没有想到呢?”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意在让孩子们打通知识间的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老师们也要整体的把握教材,清楚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抓住数学的本质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果说教学是棠小品牌的核心,那么教研则是教学的基石。将近两个小时的心得分享,老师们听得意犹未尽,奈何夜幕降临。
会后,唐琦老师小结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她说,你们的分享也让我们没有参加的老师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非常震撼,点滴记录,说明老师们外出学习是带着成长的目的和学习的欲望去的,精彩的解说更体现老师们的用心、用情、用力。你们是棠小的基石和希望,今天的分享不仅是你们的收获,也是棠小的收获,你们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棠小的成长。外派学习,是要你们学成归来,引领和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助力棠小为棠小的未来添砖加瓦。
此次活动,老师们在交流中产生了思想的碰撞,在互动中迸发了思想的火花,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成长。相信在2020年,棠小在数学教育这条道路上,将会是一路芬芳,越走越远。